能鏈智電創始人、CEO王陽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,按照2030年全國8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計算,屆時至少需要2000萬臺公共充電樁、3000萬臺私人充電樁。未來8年,充電樁會有10倍左右的增長空間。
作為新能(neng)源汽車的(de)配(pei)套設施,國(guo)內充電樁(zhuang)市場正在加速發(fa)展。據中國充(chong)(chong)電聯盟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6月,全國充(chong)(chong)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(liang)為391.8萬臺,其(qi)中,公共(gong)充(chong)(chong)電樁保有量(liang)152.8萬臺,同比增長65.5%。
王陽認為,目前一臺120千(qian)瓦的(de)公樁(zhuang)(zhuang),買樁(zhuang)(zhuang)成(cheng)本加上投資成(cheng)本,以及電(dian)力增容成(cheng)本等等,要(yao)10萬元(yuan)至12萬元(yuan)左右,這(zhe)是(shi)行業一個相(xiang)對(dui)平均的(de)數字。這(zhe)就意味著到2030年,中國至少還有將近2萬億的錢要投(tou)入到整(zheng)個市場當中來(lai)。“未(wei)來(lai)的幾十(shi)年(nian),中國充電(dian)樁市場整體都(dou)會是(shi)一個(ge)快速增長的態(tai)勢。短期的發展數字能(neng)夠促進(jin)大(da)家的信心,同時大(da)家也能(neng)看到(dao)更長遠的歷史性(xing)的布局機會。”
在王陽看來,中國充電樁市場有兩個突出特征:一是車主充電以公樁和專用樁為主。與歐美國家以私樁為主不同,在國內,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,缺少充足私人停車位、大城市租房人群多、小區電網容量改造難度大等原因,公樁和專用樁貢獻了將近80%的充電量,預計這一占比在2030年前還將持續提高。二是供給端非常分散。由于單站投資門檻較低,再加上涉及到土地、電力增容等因素,決定了國內充電樁市場必然是一個分散的市場。
“目前城投、能(neng)投、環投、交投、房地產公司(si)、物業(ye)公司(si)、民營企業(ye)、主機廠等開始進(jin)入到充電樁(zhuang)市(shi)場,這是(shi)一(yi)個群(qun)雄逐(zhu)鹿的(de)(de)市(shi)場。”王陽表示,盡管短期內(nei)可能(neng)會有時空錯(cuo)配(pei)的(de)(de)情況,但不影響大(da)的(de)(de)發展趨(qu)勢。而車和樁(zhuang)的(de)(de)供需錯(cuo)配(pei)問題,最終還是(shi)要靠(kao)市(shi)場化的(de)(de)機制來解決(jue)。
2022年(nian)6月13日,能鏈(lian)(lian)(lian)智電(dian)在(zai)納斯達克掛牌(pai)上(shang)市,成為(wei)中國充(chong)電(dian)服(fu)務第一股。公開數據顯示,截至(zhi)2021年(nian)底,能鏈(lian)(lian)(lian)智電(dian)業(ye)務覆蓋(gai)288個城市、29萬(wan)臺充(chong)電(dian)樁。2021年(nian),能鏈(lian)(lian)(lian)智電(dian)為(wei)新能源車主(zhu)提供(gong)了5500萬單服務,充電量12.33億度(du),占中國公用(yong)充電量18%。
王陽告訴記者(zhe),作為(wei)行(xing)(xing)業的(de)“連(lian)接器”,能(neng)鏈智電有(you)線上充電解決(jue)方案(an)、線下充電解決(jue)方案(an)、非電服(fu)務三(san)大核心業務,覆蓋新能(neng)源全價值(zhi)鏈,為(wei)行(xing)(xing)業提(ti)供(gong)全生命(ming)周期的(de)一站式(shi)服(fu)務。
“中國未來(lai)(lai)可能有2%至3%的(de)電量都(dou)要用到電動汽(qi)車充電當中來(lai)(lai),而上下游(you)的(de)服務就需要大(da)家一起(qi)通過智慧(hui)電網(wang)支撐,從而完(wan)成電力調度,提高(gao)充電效率(lv),進(jin)而緩解電網(wang)的(de)壓力。”王陽表示(shi)。